(1)现状
桩身完整性检测主要是对桩身的完整性进行检测,检测方法有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高应变法和钻芯法,除中小直径灌注桩外,大直径灌注桩一般同时选用两种或多种的方法检测,使各种方法能相互补充印证,优势互补。另外,对设计等级高、地基条件复杂、施工质量变异性大的桩基,或低应变完整性判定可能有技术困难时,提倡采用直接法(静载试验、钻芯和开挖,管桩可采用孔内摄像)进行验证。
(2)现有测试方案难点
1. 旁孔透射法(旁孔透射法是在基桩旁边钻一平行于基桩的孔,在基桩顶部或侧面敲击产生应力波,利用传感器在旁孔内接收投射波信号,记录不同深度首波到达时间,根据时间―深度关系图判断桩长和桩身缺陷。)
2. 动力荷载法(动力测试法可以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实现对在役桥梁基础的病害诊断,但该方法主要以定性判断为主,不能准确判断缺陷的位置、缺陷的种类,而且需要较准确地估算自振频率限值、动位移限值等,一般需要类似基础作为参考进行对比判断。)
3. 低应变反射波法(现场需要将桩开挖出桩头,在桩侧面凿出两个混凝土平面,磨平表面后就可以开始采用一端激发,一端接收采集应力波曲线,分析现役基桩完整性,通过采用侧面开凿平面的方式,可以解决桩头被承台覆盖而导致应力波采集面缺失的问题,在实践中发现此种方法有一定的适用性。)
4. 超声透射法(此种方法需要现役的桩基础中提前预埋声测管并在后期施工时保留好,这样后期随时可以对桩基进行声波检测,或者直接在灌注桩上钻两个以上孔,然后使用超声透射法进行检测,相比其他方法,本方法适用性不强。)
(3)检测依据
1、 《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TG/T3512-2020;
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3、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19;
4、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标准》JGJ/T422-2018。
(4)测试原理
通过在桩顶或侧壁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波形特征,进而判断桩长及完整性。

测试原理示意图
(5)工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