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功能:混凝土内部缺陷、结构尺寸、裂缝深度、强度、弹性模量、波速等进行全面检测,可描绘出缺陷的大致形态及分布,结果直观计算高效。
适用范围:楼板、剪力墙、结构柱(梁)、隧道衬砌、地铁管片、桥梁(顶板、底板、腹板、墩柱等)挡墙、水电站坝体面板,引水洞等一系列混凝土结构。
智能分析:单/双通道信号采集,支持频谱分析、缺陷类型智能判别。
(1)《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
(2)《水工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技术规程》(SL 713-2015);
(3)《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JGJ/T 411-2017);
(4)《冲击弹性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T/CECS 925-2021);
(5)《在用公路桥梁现场检测技术规程》(JTG/T 5214-2022)。
1、传播时间差法:
该方法是通过弹性波在待测裂缝位置传播时间来计算裂缝深度。波速一定条件下,传播时间越长,裂缝深度越大。激发信号被通道1和通道2接收,通过两通道接收传播时间差,及波速即可确定裂缝深度。
传播时间差示意图
2、面波法:
面波法测试混凝土内部裂缝深度,在测试过程中采用“一发双收”测试方式。接收点跨裂缝等距离布置,冲击点与通道一传感器同侧。如图所示;冲击产生的面波传递至裂缝另一侧传感时,通过对比传感器1和传感器2得到面波的最大振幅,进而得到被测裂缝深度。该方法测试范围大,受充填物、钢筋、水分的影响小。
裂缝深度h计算公式为:h=-ξλlnx
面波法测试原理图
1、反射法:
该方法已知待测混凝土厚度D,通过抽取弹性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间,从而计算弹性波在混凝土中波速V;进而根据波速推算待测物模量及强度。
反射法测材质原理图
2、单面传播法:
通过在一定距离固定传感器,通道 1和通道2拾取P波传播时间差,从而计算弹性波在混凝土中波速V;进而根据波速推算待测物模量及强度。
单面传播法原理
3、透过法:
通过已知待测物两面间距和弹性波传播时间,从而计算弹性波在混凝土中波速,进而根据波速推算待测物模量及强度。
透过法原理
1、冲击回波法:
当被测对象存在缺陷时,冲击弹性波信号会产生反射,通过对提取信号的分析,结合平面成像技术可描绘缺陷的形态及空间位置。
冲击回波法测试示意
2、振动法:
振动法主要通过冲击诱导测试对象的振动特性(频率及持续时间)来测试、评价混凝土结构物的剥离情况。
振动法缺陷测试原理
已知待测混凝土波速V,通过拾取弹性波在待测物中传播时间进而计算待测混凝土厚度。
反射法测厚度示意
已知待测混凝土厚度D,通过拾取弹性波在待测物中传播时间进而计算待测混凝土波速V。
反射法测波速示意
产品配置
1. 主机 | 2. 仪器专用充电器 | 3. 加速度传感器 |
4. 激振锤10mm | 5. 激振锤17mm | 6. 激振锤28mm |
7. 激振锤40mm | 8. 信号线缆5m | 9. 软件分析系统 |